新聞資訊
NEWS AND INFORMATION
2022-04-29 17:46:00
瀏覽:
很多人喜愛大提琴,一見鐘情的也是不乏其人,或許正因為如此,它才顯得雍容高雅,被人們稱為“音樂貴婦”的吧。
“我***次聽到大提琴的聲音,就被完全吸引住了,我激動得喘不過氣來。它的聲音那么溫柔優美,富有人情味。這正是我要演奏的樂器?!边@是巴勃羅·卡薩爾斯***次傾聽大提琴家演奏時的感受,這一刻對他來說可謂刻骨銘心,也是他自己人生的新的開始?!拔矣X得我的命運是在那時決定的”,因為遇到了大提琴并被它征服,卡薩爾斯的人生得以改變,也正是從此他開始了自己的大提琴家生涯。很多大提琴家都將卡薩爾斯尊為自己的精神導師,他也被人們稱作“現代大提琴之父”。這個西班牙人在自己70多年的演奏生涯中,探索并確立了大提琴的現代演奏手法,將以往居于樂隊配角的大提琴帶到了舞臺的中心,令大提琴在以后的音樂舞臺上,成為與鋼琴、小提琴并列的主要獨奏樂器,風姿卓綽的大提琴就這樣成為令萬人向往的藝術之神。
大提琴是交響樂隊中***常見的樂器之一。它擁有廣闊的音域,有熱烈豐富、渾厚豐滿的音色,并能以多種演奏手法和力度創造出豐富多彩的聲音效果,可以完美地扮演各種角色,給所有聆聽的人帶來豐富的想象和藝術享受。也正是因為如此,眾多音樂家精心創作了一系列大提琴名曲,并讓它們在音樂殿堂上***地散發著神圣的光芒。如海頓的《D大調第二大提琴協奏曲》,勃拉姆斯的《***大提琴奏鳴曲》,舒曼的《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》,德沃夏克的《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》,柴可夫斯基的《洛可可主題變奏曲》,埃爾加的《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》等等,數不勝數。
在大提琴的演奏中,你既能聽到高山流水的高雅壯闊,又能聽到雨打芭蕉的清澈晶瑩;它時而熱情奔放,時而千回百轉;既能奏出比中提琴低沉的聲音,也能奏出動人心弦的高音,音質柔和而有富有磁性。當然,大提琴***為輝煌的時刻,要數作曲家賦予其表現如歌的旋律時了,柏遼茲曾說:沒有任何一件樂器比大提琴更適合表現精致與充滿渴望的旋律。整個大提琴組奏出的美妙旋律,能夠表達出的深沉而復雜的感情,足以令交響樂隊中任何其他樂器都相形見拙。音樂大師貝多芬也曾經創作過五首大提琴曲,比如《貝多芬A大調第三大提琴和鋼琴奏鳴曲》,據說這首樂曲和貝多芬與約瑟芬的一段交往有關。貝多芬曾在1805年頭幾個月里給她寫了不少情書,但她拒絕了貝多芬,隨后很快就結婚了,雖然婚姻很不幸,沒過多久又成了寡婦。然而約瑟芬明確表示,自己沒有與這位作曲家再有任何關系。她對貝多芬講:“我對你的愛無法言喻,正如一個溫柔的靈魂對另一個的愛”。這首在細節上充滿了歡喜、激動、溫軟和俏皮的作品真的有貝多芬一段情史的印記嗎?出于對美好事物的的向往,我希望如此。
有人講,大提琴的音色非常接近人聲(尤其是男聲),意境深沉悠遠,寬廣溫暖,如此富有表現力,如此富于抒情和歌唱性,與其他樂器相比會更容易引起我們的共鳴。莫扎特的父親在他的提琴手冊中曾寫到,這種琴在傍晚寧靜時分演奏會更加優美,這話給我們以豐富的想象。眾人熟知的圣桑的《動物狂歡節》中的《天鵝》,由大提琴奏出的旋律優美的主題,描繪了天鵝高貴優雅的神情和安詳浮游的情景。大提琴舒緩、溫暖、柔和、安嫻、又略帶憂傷的音調貫穿始終,優美的音色完美地表現出天鵝的高雅、純潔,宛如那高傲的天鵝就在每一個聽者眼前的湖面上,讓人心馳神往,一時忘掉了自己。大提琴的溫暖、淳樸、醇厚、深情,被一串串音符縈繞著,如思如訴,余音裊裊,不絕如縷,久久回蕩,揮之不去,讓人流連忘返。
巴勃羅·卡薩爾斯曾經說過“大提琴猶如一位美女,但并不隨時光流逝而衰老,相反,她卻日益年輕、苗條、柔軟、優美而雅致?!钡拇_,多少年來,它仿佛青春永駐,總是那么深沉、委婉、悠長、柔和、甜蜜、溫柔……比春光更美好,比歲月更悠久。當時光在大提琴的弦上流逝,人們從中可以盡情地享受其中的美妙,感受永恒。它那厚實的音質、憂郁纏綿的旋律所表現出來的深沉厚重的情感,使每一個音符都給人無限的思索和回味
。
說到大提琴就不能不讓人想到杰奎琳·杜普蕾。她簡直就是大提琴音樂夢想中的女神,對許多人來講,她就是那個無與倫比的神一樣的大提琴的象征。她去世時,喜愛她的人們用鮮花鋪滿了十幾公里的路為她送行。傅聰曾說:她是上帝派來安撫人類不安靈魂的天使。 她是集上帝的恩寵和撒旦的苦難于一身的***的被神選中的人。世界***指揮家祖賓·梅塔則把杜普蕾的演奏生涯比作一顆劃空而過的彗星***閃亮的那一瞬,雖然短暫,卻留給我們***的美麗回憶。這個把自己完全獻給了大提琴的女性,曾深情地說:“我熱愛生養我的這個地球上一切自然的東西,我演奏大提琴時與漫步在青山碧水間有同樣的感覺?!边@也許正是她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給與了大提琴的***的解釋吧。由于喜愛,人們對于杰奎琳·杜普蕾給與了很多美好的想象。例如《杰奎琳之淚》是由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創作的一首***的大提琴曲,本是獻給他的好友也是他的“伯樂”、時任法蘭西歌劇院導演的***作家、詩人阿爾塞納·何塞的夫人的作品。但是奧芬巴赫一定沒想到,在100年后竟然真的出現了一位叫杰奎琳·杜普蕾的大提琴家,并且有段時間眾人瘋傳這首大提琴曲就是杰奎琳·杜普雷所演奏的。不過傳說只是傳說。真實的情況是,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,時任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的大提琴家維爾納·托馬斯-米富內為了紀念他所崇敬的已逝世多年的大提琴家杰奎琳·杜普雷,對奧芬巴赫的大提琴曲《杰奎琳之淚》進行了改編,同時又改編成樂隊伴奏的版本,并以此獻給杰奎琳·杜普雷。盡管這位大提琴家名氣并不大,但這首奧芬巴赫的《杰奎琳之淚》他的確演奏得無與倫比。
人生需要有諸多伴侶,它是你精神的追求和情感的寄托,也是生活的希望和快樂,就如大提琴于杰奎琳·杜普雷,也如大提琴和我們每個人一樣。